上海旅游包车|上海代驾租车|上海带驾包车|上海租面包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才是杜绝出租车司机闹事的良药
8月10日,武汉众多的士司机开“双闪”在道路上缓行,导致武汉部分地段交通出现长时间拥堵。“堵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的士司机介绍,“活动”意在抵制武汉7万多辆“私家专车”。目前,5名带头闹事司机被拘留。政府已约谈56家出租企业。(8月11日 人民网)
近年来,出租车和专车“掐架”事件屡见报端,最直接的原因都是出租车司机认为“专车”抢了自己的饭碗,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在笔者看来,出租车司机的想法是不合理的,行为更是违法的,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性质才是导致此类事件不断的根本原因。 行业垄断是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或管理机构为保护某特定行业的企业及其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碍其他行业参与竞争的行为。出租车行业就是这样,特种经营,进入门槛高。而有关部门不顾市场需求增长,严控出租车数量;出租车公司为了利益总会不断涨“份子钱”,高昂的“份子钱”带来的紧张的劳资关系;出租车定价不断上调,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出租车公司收入用途不明,账目不清,凸显垄断弊端。
这时候,“专车”应运而生。“专车”进入门槛相对低,运营时间地点更为灵活,服务态度相对较好,弥补了市场对高品质出租车服务的需求,也满足了一些偏远客户的需求。但是“专车”的合法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运营规则也没有进行有效规范,所以“专车”导致很多矛盾纠纷,经常受到出租车司机的仇视,也经常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 随着市场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专车”案,出租车行业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年初国家“两会”上,出租车行业改革以及“专车”合法化,是热门话题之一。但就近期各地相关事件来看,如今“专车”进入出租车行业并规范运营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出租车司机闹事,既有自身思想认识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说不准被当了“枪”使。笔者认为,若不加快改革进程,各地出租车和专车的“撕逼大战”还会上演,国家有关部门和各个城市管理者需将此事引以为鉴,未雨绸缪,加快开放出租车市场,规范出租车包括专车运行,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要。 加快垄断企业改革,才是杜绝出租车司机闹事的良药。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1497号